孩子是每一个家长心中的宝贝也是心头肉,对于他们有时候爱惜的不行,有时候气的觉得不是亲生的。教育孩子的过程是任重而道远,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的。
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将心比心,换位思考教育孩子,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。其实教育孩子的时候,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,千万不要以一个家长的姿态去压着他,这样让他有话也不敢说,有气也不敢撒。
只要与他做起了朋友,而且地位平等的情况之下,他会表达自己的一个想法观点,到时如果他的观点想法出现了错误之后就和他慢慢的纠正就行了。
最可怕的是你骂他,他什么也不说,他就按照你的方法去做,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看你眼色行事的小孩子。
还有的就是他缺少了一种创造力或者是缺少主见,觉得什么事情都是你安排好的,都能帮他安排的明明白白。
如果想走进孩子的一个内心,那么你就需要降低你的一个姿态,从他的朋友入手,又或者是从他的一个玩伴角色去接近他。
有朋友说这个孩子是非常难沟通的,每次跟他说话他顶多就是嗯,好就这样从来不会表达自己的一个内心想法,你叫他做事情他就按照你的方向去做很多一些错误,同样是犯过的不断的重复犯,也不会改正。
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,因为你从来没有走进过孩子的一个内心,又或者说是换位思考,找到他的一个角度或者是角色去思考问题。
就比如说朋友的一个孩子在喝茶的一个期间,他就将一个小鸭子放到了茶杯里面去,当时有很多人就看到了,而只是笑,笑着说这孩子真可爱。
在朋友的眼里就觉得这孩子实在是太顽皮了,别人在喝茶,他就这样玩具放在了茶杯当中。其实你可以换个思维去思考,这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
因为朋友家是一个独生子女,平常真的是很少有人陪他去玩,所以他当时拿着个小鸭子放在茶杯里面,只是想着小鸭子能在水里面游动,就是这么简单。
他的一个做法一个行为,就想着吸引你的一个注意力,又或者希望你能陪他玩耍,又或者说他想着这个动物应该在水中,就看你怎么去引导了,如果是一味的谩骂或者是批评的话,那小孩子绝对不会向你打开心门,你也没有可能真正的去了解他内心的一个想法了。
无论在哪个场景哪个地方有时候换位思考,有意想不到的一个效果,但是对于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,我们一定要进入自己的一个角色,甚至思考他角色的一个想法或者是思考的一些内容。
这样才会真正真正的走进他的一个内心,将心比心,换位思考的去教育孩子,还是一个不错的方法,大家也可以去尝试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