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孩子没有一点知识和方法真的不行,以前就觉得自己的那一代,不用怎么管就藏大了,到了我们有了孩子之后,就觉得现在的孩子真的不好搞。
小编觉得养育孩子也要与时俱进,环境时代不一样,培养和引导都一样。
想要培养内核强大情绪稳定的孩子,我们可以通过话语来引导,下面来举一些常见的场景,来进入今天的主题吧!
“妈妈,我不想上学了!”
早上七点,五岁的乐乐突然扔下书包,蹲在门口不肯动。
我蹲下来,看着他红红的眼睛,轻声问:“怎么了?能和妈妈说说吗?”
乐乐抽泣着说:“小明说我画的画不好看,还说我笨……”
这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:孩子的情绪,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。
蒙台梭利说过:“教育的目的,是让孩子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,并在风暴中找到方向。”
养育一个内核强大、情绪稳定的孩子,是许多父母的共同目标。
但现实往往是:孩子一哭闹,父母就头疼;孩子一发脾气,家里就鸡飞狗跳。
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曾说:“情绪未被表达,终将以更丑陋的方式展现出来。”
孩子的情绪就像一座火山,如果父母不懂得引导,火山可能会随时爆发。那么,如何用语言的力量,帮助孩子学会掌控情绪,成长为内心强大的人呢?
1. 给予理解与支持:让孩子感受到“被看见”
场景一:
乐乐因为被同学嘲笑而委屈大哭,我蹲下来,轻声说:“我理解你的委屈,每个人都有被误解的时候。”
这句话的神奇之处在于,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接纳了。孩子的委屈、愤怒、难过,都是真实的,而父母的共情,就像一束光,照亮了他们的内心。
场景二:
乐乐因为考试失利而沮丧,我说:“你可以不开心,谁都会有难过的时候。”
这句话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:负面情绪并不可怕,它们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孩子会因此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,而不是压抑或逃避。
场景三:
乐乐因为害怕黑暗而不敢独自睡觉,我说:“你可以害怕,因为这其实是在保护自己。”
恐惧并不是懦弱的表现,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。这句话帮助孩子正视恐惧,并学会与它和平共处。
2. 鼓励情绪表达:让孩子学会“说出来”
场景四:
乐乐因为被朋友拒绝而闷闷不乐,我说:“每个人都会被拒绝,你也可以拒绝别人。”
这句话教会孩子,拒绝与被拒绝是人际交往中的常态。重要的是,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,而不是把情绪憋在心里。
场景五:
乐乐因为摔倒了而大哭,我说:“你可以哭,哭完要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。”
哭泣是情绪释放的一种方式,但更重要的是,教会孩子在情绪平复后,如何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场景六:
乐乐因为做错事而自责,我说:“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,没关系,这只是小问题。”
这句话让孩子明白,错误并不可怕,重要的是从中学习。父母的宽容与理解,会让孩子更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。
3. 肯定自我价值:让孩子相信“我值得”
场景七:
乐乐因为比赛失利而自我怀疑,我说:“虽然不是每次尝试都会成功,但你会离成功越来越近。”
这句话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念:失败是成功之母。每一次尝试,都是向目标迈进的一步。
场景八:
乐乐因为帮助别人而受到表扬,我说:“我喜欢你解决问题的方法,这才是真正的勇敢。”
这句话不仅肯定了孩子的行为,还强调了“方法”的重要性。让孩子明白,勇敢不仅仅是无所畏惧,更是面对困难时的智慧与坚持。
场景九:
乐乐因为完成一幅画而兴奋地展示给我,我说:“看见你的笑容,是我今天最开心的事情。”
这句话让孩子感受到,他们的快乐对父母来说是多么重要。这种正向的反馈,会激励孩子继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。
4. 父母的角色:是引导者,更是陪伴者
养育一个内核强大、情绪稳定的孩子,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。它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:
尊重孩子的情绪: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感受,而是试着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。
引导孩子表达:教会孩子用语言而不是哭闹来表达情绪。
给予无条件的爱:让孩子知道,无论他们成功还是失败,父母的爱永远不会改变。
5. 结语:用语言的力量,点亮孩子的内心
养育孩子,就像种下一颗种子。父母的每一句话,都是浇灌这颗种子的养分。
当我们用理解、支持和肯定的话语去滋养孩子时,他们会逐渐成长为内心强大、情绪稳定的人。
所以,从今天开始,试着对孩子多说这些话吧:
“我理解你的感受。”
“你可以生气,但要学会用语言表达。”
“无论发生什么,我都会陪在你身边。”
记住,父母的每一句话,都在塑造孩子的未来。用语言的力量,点亮孩子的内心,让他们在未来的风雨中,依然能够坚定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