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深秋,飒爽的秋风,飘然而至。我坐在书桌前,轻轻地抚上木雕,感受着那不再棱角分明的冰凉凉的木,我的心绪,飘回了那年秋日。
那年,我7岁。春节回到家后,我闲来无事,便无聊地缠着外公讨要玩具。可外公家哪有这东西。于是,他就笑眯眯地从展柜上取下一个精美的木雕递给我看——它高约三十厘米,通体都是红棕色,美丽的木纹清晰可见;图案也甚是漂亮,池塘之上,荷花傲然挺立,荷叶点缀期间,几只白鹭正于其间歇息。我的兴趣瞬间就被吸引了,眼睛瞪的老大,里面闪烁出兴奋的光。
“阿公,这是什么呀,好漂亮!”我试探性地伸出手,摸上了那朵莲花。“这是阿公自己做的木雕,想学吗,阿公教你啊!”我点了点头。于是外公便从书柜里翻出一盒雕刀,又从储物室里找出一块木头,拉着我去了书房。
“阿公阿公,我要学那个荷花!”我焦急地说到,“做事可不能心急啊。我先教你最简单的猫咪吧。”“好叭……”于是,我照着外公的指引:先是用铅笔打好点,标注好切割线;然后用磨刀石把刀给磨砺一些。刀身在粗糙的石面上来回游走,发出“沙沙”声,不一会便变得光亮。终于,一切准备就绪,是时候下刀切割整体了,可这时我却犯了难。
“阿公……要是不小心切错了怎么办啊,要不还是你帮我吧……我看着就行了。”可外公摸了摸我的头,慈祥地对我说:“没事的,你可以的。对准,发力,不会切错的。”听着外公的鼓励,我孤注一掷,卯足了劲,切了下去。第一刀没有切歪,我顿时充满了信心,动力满满地干了下去,不一会便罢大体切好了。
接下来便是最难的部分,要用雕刀一点一点地把细节雕出来。起初还算顺利,可在雕猫耳时,我的手一滑,于是瞬间,尖锐的雕刀刺上手指,一阵刺痛从指尖传入脑中,鲜红的血也流了下来,滴在木头上。阿公急忙拿来消毒水和创口贴给我包扎。“我,我不雕了……阿公!”我的眼泪在打转。
“乖孙女,没事的没事的,没那么疼了吧……你可以的,别放弃啊,它就快完成了。”阿公牵着我的手,鼓励着我。温柔的目光激励着我,告诉着我我能行,于是我又继续投入雕刻中。一刀一刀、一笔一笔,四周仿佛陷入沉寂,外界的一切都与我无关。最终,一只可爱的猫咪被我雕了出来。我骄傲地举起来给阿公看。
那只木雕被阿公珍藏在书柜中。后来,我从老家搬走了。临走前,阿公小心翼翼地把木雕还给我。“乖孙女,去了新的地方,更要继续努力。”坐在车中,摸着木雕,一句句温暖的鼓励在我心间响起。
正因为鼓励,我们开始了尝试,踏上了一次又一次的新征途;正因为鼓励,我们克服了困难,成为了坚强、努力、有目标、有毅力的人。正是阿公的鼓励,让我战胜了自己。
每当我想要放弃时,我总能想起阿公的那再一次鼓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