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婆家在裕源村,依着一亩水塘,一方菜田,一座木屋,驻扎了几十年的光阴。
还是我小的时候,我老喜欢呆在外婆家。我爱这里的池塘,爱池塘里的种种。
最爱的是炎炎夏日里,趁着晨曦,阳光稀疏,泛着一只小舟,飘荡在池塘里。此时的风还是步履轻快的,流动在你的皮肤上,心生快活。云叆叇,树葱茏,像故事里的油画一样,吸附在湖面上。
外婆则带着一顶草帽,握着一把网勺,往河里捞着那些绿茸茸的藻类。
夏日的藻类繁衍得极快,外婆也很勤快,几天便带我游一遍池塘。可外婆总担心我掉到池里,只允许我安安稳稳的坐着,不许动,于是乎,我便看着她搅和一塘绿水,观望着飞鸟,听风声,颇有种“微动涟漪,惊起沙禽掠岸飞。”的意味。
正所谓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”外婆家的池塘除了快活,还肩负着“养家糊口”的重任。外婆是养鳝的,也就是我们说的鳗鱼。
一条条光溜溜泥鳅似的鳗鱼,虽其貌不扬,却每每在旺季就成了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。鳗鱼切成块后,加些油盐糖酱腌制,热开锅后再倒入翻炒,少许水,少许蒜,便足以引出鳗鱼别样的风味。
外皮金黄香脆,色泽诱人,咬一口,外酥内油,鲜嫩的汁水挤入口腔,色香味俱全,垂涎欲滴。
鳗鱼收捕后,外婆忙碌了一番,却仍然不忘将鳗鱼送去给邻居,同是傍水而居的邻居,也总会在丰收季节,让我家品尝到了不一样的海鲜风味。也许这就是池塘人家共有的温情吧!
“秋风清,秋月明,落叶聚还散,寒鸦栖复惊”每到深秋,一片肃杀,池塘总是持久地缄默不语,等到一场秋雨,才能唤醒他的沉寂。
秋雨淅淅沥沥的落入池塘,细细的,如丝般惆怅。或许是秋的郁闷,一场秋雨的挥洒,仿佛在池塘里织成了深幽的情思。我总会静静的望着湖面,思考着自然种种的乐趣,看着湖面泛起的丝丝皱纹,抚摸那触手可及的秋雨,沁入心脾的凉薄。耳边总萦绕着外婆一个个秋的故事,她那双眼,也望着秋雨,也望着池塘,就如那池水般深沉却清澄。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而外婆家那方小小的池塘,是清晨的趣味,是一缕缕人间烟火,是一帧帧秋雨池水,是一段段话尽绵长的故事,摆渡了我的童年,浸润了外婆的青葱岁月,贯穿了鱼米水乡人家一生趟过的轨迹。
那方池塘,仍澄澈深沉,虽远在时光定格的那段记忆,却镌刻在心,袅袅萦绕,夜夜入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