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世烟雨半世愁,半世芳华半世忧。我在垂杨深处遇见你:醉打秋千,和羞走、回首青梅嗅;遇见你绿肥红瘦卷帘女儿红;遇见你佳人配才子,鸳鸯戏,烛花红;遇见你恨绵绵、“正人间,天上愁浓”。再回首,你已是归鸿声断残云碧,西风独瑟,锦书难求。已是与夫天人永相隔,断香残酒情怀恶,多少寥落,多少寂寞!几番轮转,你终是落得个"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”的悲凉结果。让我们摊开诗书,于诗词中探寻李清照的一生。
全书大体可分为三部分:海棠春欲醉的少女清照,赌书泼茶的新妇易安和那易水冰寒、风携华鬓的晚年词宗。
轻罗小扇冷画裙,佳人初长成,无尽春处海棠红。
少女时期的李清照,永远都是活泼模样:她写青春的娇俏“见客入来,袜划金钗溜,和羞走,倚门回首,却把青梅嗅”。她写沙鸟的可爱自由“眠沙欧鹭不回头,似也恨,人归早”。她写着藕花丛中迷了路却也独自享受,她写遇着才人公子的羞涩“绣面芙蓉一笑开,斜飞宝鸭衬香腮。眼波才动被人猜。”她有时望着群山远黛,写下 “远岫出云薄暮”的清幽,有时看着残梅也会强说出 “玉瘦香浓,檀深雪散,今年恨,探梅又晚”的闲愁。这才是青年才女李清照,永远充满着活泼与天真,又不失才情。我想就此结下千古的盟,只为吟咏那平平仄仄的韵律。饮一盏清香,品上墨香清幽。
才子佳人,羡煞鸳鸯,时有空对烛花红,时有泼茶香余萦。
都说佳人总有才子配,清照在 18 岁那年,嫁给了深爱的有情郎。罗棠与兰舟和着箫声带来的慰藉,安抚了岁月,惊艳了时光。翠羽流金,红骄进门,事舅姑,平身心。成就了“词女之夫”的枕上清梦,民间闲情。婚后的甜蜜是“却对菱花淡泱妆”“笑语檀郎,今夜纱厨枕簟凉”的爱意舒畅,是两人一起玩把金石时的笑意绵长,是卖花郎处的她 “怕郎猜道,奴面不如花面好。云鬓斜簪,徒要教郎比并看。”的俏皮明了。可甜蜜不能成为永久,身为太学生的赵明诚,还要进学搏功名,陪伴注定不能长久。分别的愁绪如同那飘零的落花“一处相思,两处闲愁”无可消除地“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是那“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的情悠点点,最终都付与了那暮雨片片,梅雨绵绵。可惜世道!宦海沉浮,赵家失意,屡遭贬谪。是福?是祸?青州城下,赵明诚与易安过上了赌书泼茶的清幽生活。在这期间他们在归来堂,鉴赏金石,共讨书画墨影,何不快哉?谁还会在意西风薄凉,只嗅着萦萦茶香,当时只道是寻常。
我想,执笔入砚,着你那玉阑慵倚的芳姿几许,焚一炷香,萦绕那雁字成阵,秦楼霞光。斟一壶酒,笑谈你的爱意悠扬,闺中梅瓣飘香,书惊人词章。
花光月残梦漏断,冷清,枕上三更雨,愁苦生。跨过几十载的春秋,早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,不安的天下,不安的词意诗情。故土又在何方?她说“故乡何处是。忘了除非醉。沉水卧时烧。香消酒未消”对家国的忧愁,在这位千古才女上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,她要做那西楚的项羽,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纵时局安定,也依旧是“试灯无意思,踏雪没心情”。山河已非,空剩下,一叶扁舟载不动的几世愁肠,小楼庭院落不尽的黄花悲凉。只三两淡酒,也抵不过黑夜茫茫,生不得半点星光。
我想,用锦绢拭去你眼角的辛酸苦泪,伴你回顾这一生沧桑,搀你走向最初的那一帘春雨中的秋千轻荡。品味着“词家一大宗”留下的悠悠墨香,荡溯千古回肠。
我将这书轻轻合上,生涩地勾勒出她那浅黛凝眸,只熟悉地写下:半世烟雨半世愁,雨打芭蕉,舒卷情。我于诗书中挑开一缕罅隙,看见少女清照在西府海棠下轻荡,易安居士在梅前吟诵词章,晚年词宗在战乱中流浪。通读此书,感受前期的欢乐,后期的悲凉。只留下无声感慨和心思茫茫。
让我们一起拿起这本枕上诗书,款款地走向千年前的易安,共赏她的喜乐悲欢。再看!这朵傲世文坛千年的绝世奇葩,亦从乱世中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