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家从前的泥地一经风雨,就会成为“吸脚大师”。走多了,我便有些许讨厌。邻家老伯见我如此,就会放眼长谈泥土地的好处。听多了,我便也有些许讨厌。
长夜当空,黑云弥漫。老伯是个农民,“菜”和“田”就是他的命,白天种菜,到了夜晚,他便会搬出小板凳来,坐在菜园前看半天,成为了菜田的“守护神”。
我以为他睡着了,便前去做鬼脸去吓他。“呀!”……“啊”只见我没把他吓到,反而他故意吓得我倒退三尺,哭着脸回去找妈妈,原来他一直醒着。
秋收季节,日照划破的天空第一剑,老伯便从他的菜地中挑菜,弯下腰来,手左右拂去,看见是好的,便投入筐中,菜也便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大翻转。
背起筐,走着他一生的路。老家离菜市场远,按他的速度,一去一回得走上六个小时的路。
不抱怨是埋藏在心底时对路的感恩,他也时常与路作伴,唱起独属于他的一生。泥泞的小路上,他佝偻背影与满载泥土的破鞋却格外显得亮眼。
一步一个脚印,已经成为路的骄傲。我曾看见过他对路的感恩。
如今日新月异,老家至菜市场另修一条公路。宽、大、又比泥地干净的多。回到老家凌晨时,又见他穿破败的“宝鞋”,走向泥泞的小路,。
“老伯,这路难走死了,走那公路不比这好多了?”“哎呀,这路我走了60多年了。原先连这路都没有。如今我走习惯了。”
他朝我笑了笑,露出不整齐的黄白相间的牙齿,诉说着没有这条路的艰难。
原先没有路,是他苦恼这么多年;等有了这路,使他有了经济来源,回归于路的落脚点。
不惜于公路,最慢的脚步不是跬步而是徘徊,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。老伯坚持了一生他所选择的路,而我自己却在人生路上徘徊不定。
国家之路之富强,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;个人之路之自强,之实现自我价值,投身于社会。
我仿佛在两条路上犹豫着,只见一鸟从空飞过,鸣声点醒了我:路总是艰难重重,唯有坚持与清醒,幸福之路总会向你朝来。
什么是路?是人走的地方;那路到底在哪里?路就在人的脚下。
原来路在这里……